基础类课程一体化教学如何突破的思考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8-11-28 | 7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础类课程一体化教学如何突破的思考-------黎晓晴德育一体化公开课听后感(2018年11月28日供稿人:杨凡柳、侯杰)11月26日下午第5、6节课,基础教研室的黎晓睛老师上了一堂《学会和谐交往》的...

基础类课程一体化教学如何突破的思考

                                                                -------黎晓晴德育一体化公开课听后感

(2018年11月28日  供稿人:杨凡柳、侯杰)

 11月26日下午第5、6节课,基础教研室的黎晓睛老师上了一堂《学会和谐交往》的一体化公开课,课堂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行为导向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并通过微课,微信调查表,思维导图,数据统计,诗朗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本次公开课是基础教研室一体化教学实施的一个较大突破,黎晓睛老师以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并根据任务制定排练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排练,学生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和谐交往,呈现出精彩的朗诵节目。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性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老师讲得风趣,学生学得轻松,听课老师感叹:“德育课也能如此精彩!”

公开课后,进入评课环节。观摩的各位老师从课堂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主体角色和老师主导能力体现度等角度入手,结合自身的感悟,对课堂教学亮点、不足谈了很多的观点,并对德育课的一体化开展提出了建议。黎晓睛老师也阐述了课堂设计理念,美中不足的是:重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检测和评价环节没有和教学目标对应好,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黎晓睛老师的德育一体化公开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课堂改革实施的问题,基础课能否完全按照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思考是:

1、最初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操分阶段轮换进行,一周一轮换、一月一轮换、一学期一轮换的模式都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体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课堂上理论和实操有机进行;随着改革的深入,又发展为赵志群推广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把企业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就是现在大力推广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

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一体化模式最初都是在工科和有实操的专业课程进行的,有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一体化的模式在课堂上显而易见。那么,其他课程怎么办,如应用文写作、德育、体育等基础类课程。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是全国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示范典型,他们首创了基础类课程的“核心能力课程”,但难度很大,推广非常难,其他职业院校难以效仿。

3、目前,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流行语,实质内容也由最初的工科项目任务课程拓展到了基础类别的课程,一体化课程如何上?目前很多学校和职教有关经验论文基本上都倾向于基础类课程应该把课堂活动看作是工作任务,而不能机械地甚至是别出心裁地去寻找工作任务,活动目的的完成就是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但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上,两者基本上是相通的。

4、综上所述,基础类课程应该以课堂活动作为主线,以活动完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点作为学习内容,辅以各种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行动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手段,创新完成自己的基础类课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改革。

最后,让我们共同来分享黎晓睛老师设计的公开课提纲,我们可以看到:提纲内容中充分体现着活动为主线的设计,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课堂过程科学清晰,学生主体作用设计得比较好,教学活动一体化表现合理,评价环节清楚、教师点评总结画龙点睛。我们认为,此设计提纲可以作为我校基础课教师一体化课堂改革的经验来利用推广,同时也可以作为有明确的工作项目任务的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过程设计参考。

附:《学会和谐交往》公开课设计提纲

 

《学会和谐交往》公开课设计提纲

授课人:黎晓晴

2018年11月26日

课前学习准备内容

教师提前一个星期将“学会和谐相处”微课和工作页“学习活动1”上传到QQ群,发布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微课内容,记录下不明白的地方,利用课余时间在QQ群与老师讨论;

2、分学习小组(10-11人一组),并做好分工;

3、小组合作选取表演题材;

4、每人用微信扫二维码,完成小组合作情况评价与总结;

教学场景、手段、方法

教学场景

分成4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营造了竞赛的场地;

准备了大白纸;

现场形成教师引导学、学生主动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氛围。

2、手段:工作页、手机、书籍、问卷网、微课、PPT课件、诗朗诵评分表

3、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竞赛法

公开课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5min)

1、教师使用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2、教师提出评价标准,学生明确评价表要求。

二、自主学习准备情况检查(5min)

1、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课前学习情况。

2、教师点评、答疑解惑。

三、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单(20min)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查询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可利用教材或者手机网络查询。

2、完成工作页“学习活动2”,完成思维导图。

3、每组代表汇报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四、制订排练计划(15min)

1、各小组做诗朗诵排练计划,明确分工,写到大白纸上。

2、每组代表展示本组排练计划。

3、教师点评,提出指导意见。

五、课堂排练表演(35min)

1、各小组分区域排练

2、各组观察员对各组排练过程进行拍摄,填写评价表

3、学生表演节目,每组邀请一个听课教师作为评委给节目评分。

4、教师录制学生表演过程。

六、学习效果评价(10min)

1、个人自评。利用手机填写问卷的形式完成。

2、小组互评。利用手机填写问卷的形式完成。

3、教师评价、总结。  

 


图一:德育公开课现场

图二:教师简明扼要地用多媒体讲解知识点

图三:学生用手机在线查阅资料

图四:学生展示汇报绘就的思维导图

图五:学生以小组名义完成学习任务

图六:学生轮流上台汇报展示

图七:学生用朗诵汇报学习成绩

图八:观摩教师认真评课

更多